好久好久沒有東西變成文字寫在這裡,直到剛剛再度翻完地底三萬呎

,然後又翻完貓島座間味,然後翻了死前要做的99件事,我才重新領

悟到,其實是我疏於品味及思考了,而不是我的生活太不精采。


先提地底三萬呎吧,這是朱少麟的第三本作品,在翻過之後,尤其是

細細的翻過之後,會覺得不愧是在沉潛多年又寫又撕的過程後淬練出

來的文字與情節,比起燕子以及傷心咖啡店之歌多了一種海市蜃樓的

感覺,但那海市蜃樓的景象,又傳達出很真切的人生味。每個角色都

看似在廢話,偏偏每個廢話的內容又有些東西可供咀嚼,咀嚼到書闔

上之後,才猛然想起這個腳色很可能並不存在,已經超脫在整個情節

之外,是個完完全全的局外人,但他的廢話卻對整個情節有著最明白

的剖論。


貓島座間味,打開一看,全書都是貓貓貓,大張圖片,跟字體大小大

概只有八的簡單圖說。是那種你拿到之後可能會說「這樣也能出書!

?」的那種內容。但慢慢的小心翻閱,也是可以殺點時間,一邊翻閱

這本書,一邊驚訝於自己的生活竟然到了不翻閱這種書就沒法悠閒的

下場。


猶記得前陣子的電子報對於未來的商業趨勢有過這麼一個臆測,「誰

讓消費者不無聊,就可能成為市場霸主」。這乍看也很合情理,每個

人似乎都想要把自己的時間好好的利用,我每週都看將近四十份電子

報,幾乎是個資訊焦慮的重症患者,而我在讀完那些電子報之後,竟

然無法憶起其中的重點,這豈不跟沒有讀一樣嗎?


想到這,就讓我心底一陣冷汗,我讀得越多,卻越像沒有讀,這是多

麼恐怖的惡性循環呀,跟日本鬼故事中吃石頭止飢的餓鬼不是一模一

樣嗎?他們吃下無法消化的石頭,因此腹中的石頭塞滿了胃袋,但饑

餓感卻未有削減,於是他們繼續的吃食無法消化的石頭,然後繼續受

到飢餓的折磨,一邊拖著腫脹的腹部。


我想著想著,開始懷疑我讀報究竟是怎麼讀的,為什麼全然沒有半點

印象。我似乎總是花一眼瞥過報首標題,然後向下閱覽,跳過發報系

統崁入的廣告,直接從正文的第一個字開始讀起,直到最後一個字結

束,然後是下一封電子報。那......中間呢?中間那兒去了?


我想我抓到我的病症了,我犯了囫圇吞棗症候群。我這次又重新的點

了一封電子報,試著把我的閱讀速度放慢,閱讀時間拉長,將時間用

在思考文章內容,加以評論。這次在我讀完之後,果然還能夠記起一

些零碎重點。


原來我並不是吃不出味道,而是讓食物停在嘴中的時間太短,連我的

舌尖都來不及接觸到食物,他們就都進了胃袋,難怪會像石頭一樣無

法消化,我的饑餓感就是這麼來的。


我想,下一封電子報,我將會慢慢的讀。

朱少麟[diospadacar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rkb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