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 Pod nano

以超薄機身,以及依舊精緻的功能,擄獲相當多消費者的心

,究竟是怎麼樣的內裝支持了這樣強的產品,日經BP社為廣大讀者拆

開一探奧秘。


iPod nano拆開看,蘋果匠心隨處可見! 2005/09/15


內部元件:iPod nano幾乎把所有的通用IC都用上了。儘管目前手機和
遊戲機等產品大都將編解碼晶片和電源控制IC進行了晶片一體化集成
,但使用通用產品的iPod nano採用的是分離元件。 從不設計專用晶片
而使用通用產品這一點來看,產品概念一旦確定,在元件的準備上將
不會花費太多的時間。“由此可見蘋果最為看重產品概念,並儘量縮
短開發時間。產品概念確定以後,很可能只花費半年左右的時間就能
制出樣機”。

外型:使用遊標卡尺測量了iPod nano的外形尺寸,結果正好是90.0mm
×40.0mm×7.0mm。小數點以下的數據全部整齊劃一。 大量使用0603元
件。0603元件為面積僅0.6mm×0.3mm的超小型被動元件。由於封裝難
度大,因此目前只是在輕薄小型化要求較高的手機上逐步成為主流。
如此看來,iPod nano運用了水準與最新手機相當的封裝技術。

據9月7日發行的《日經產業新聞》報道,2Gbit NAND型閃存價格為
1800日元~2000日元。根據這一點來計算,要想構成2GB產品,僅閃
存的元件成本大約就需要1萬5000日元。如此一來,蘋果為何能把
2GB產品定為2萬1800日元,4GB產品定為2萬7800日元呢?


沃克論:在銷售上,為了促銷頂級產品,往往會設計中級產品,以使

消費者產生「既然只貴一點點,不如買比較貴的頂級產品」的心理。

相對來說,也有反之而行,故意將頂級產品的價格訂得很高,塑造「

頂級太貴了,不合理,相對來看,終極產品實惠多了」的心理,以增

加不同客群的購買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orkboy 的頭像
    workboy

    Pixnet上的Blog版W.W.W.

    workb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