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闊天空網站看到「讓網路世代的孩子愛上寫作」,提出了七個要

點:

1. 為小孩準備一個寫的角落
2. 請他們寫購物清單
3. 跟小孩互留愛的紙條
4. 鼓勵小孩「圖文並茂」地寫
5. 玩句子的遊戲
6. 讓日記成為好幫手
7. 和小孩一起寫故事


我想到前一陣子因為學測一個Orz而引起的風波,以及教育部長和杜

正勝與余光中為了骨文所起的爭執。傅瑞德所寫的「讀不讀?古不古

?文不文?
」文中,「很多人中文程度不好,這是事實、而且是嚴重

的事實;多讀古文可以把這些人的程度變好嗎?我認為是的。但他們

中文不好是因為沒讀古文嗎?應該不是。弄清楚這一點的話,其實就

沒什麼好吵的了。」直入重點。


讓新的學生學古文,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扼殺他日後接觸古文的興趣

,還是要讓他對古人的人生有一些枝條末節可以尋跡攀藤?


我不是教育體系出身的人,但我也當過學生,印象之中,對於所學的

內容沒有興趣的部分,的確是不會去做超過必要程度的努力。這一點

應該是許多學生都共通的現象,忽視了這個現象,僅一昧的爭執要在

教材中放多少的古文,真的能夠達到「賦予學生更高的氣質與素養」

的結果嗎?


現在的學生所接觸的環境,比起以往是更多元了,媒體也比以往的拑

制更少,在每天接觸的事物之中,有多少事物是能夠展現文化之美的

呢?「身教重於言教」這句話,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在諸多素質良

莠不齊的媒體環繞下,最被重視的,想必是話題性最重的事件,而不

會是最該被重視的事件。每天追逐著新的話題,能夠成就新的盛大文

化嗎?


現在的學生,與其說語言能力變差,我倒認為是他們所了解的語言已

經有了許多的演進,在不同族群之間有內部共通的語言。以往的語文

來源,只從書本,如今的語文來源,網路、電視、廣播、龐大暴增的

出版物,都成為可能的來源,尤其是網路,把話題性做了更大的增幅

,與梅特卡夫定理:「事物的效用=使用者人數的二次方」正好可以

相互映證。


雖然語言變了,但並沒有使新生族群放棄溝通,他們只是改變了溝通

的對象,不再將時間浪費在跟「不接受新語言」的人溝通而已。看到

這邊,你應該知道我想鼓吹的事情了。「學習新語言吧,就算不使用

,至少要知道怎麼說」


「如果某種語言在世界上只剩下一個人會講(也就是沒有第二個人可

以跟他溝通)那麼這個語言便算是死亡了。」

      ~語言的死亡【大衛‧克里斯托 著;貓頭鷹出版社】~


參考網頁
「一個教學的深入探討」人本教育札記158期2002年8月
語言的死亡
文化政治鮮事報Vol.02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rkb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