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著偶像的照片,突然想到一件事:「我為什麼喜歡這張?」也許是
因為這張照片與其他照片所表達的形象是不同的,除掉了豔麗的部份
,留下沉靜跟內斂,所以更有魅力。
然後再看到了這兩張,立刻覺得這張比這張好,但實際上,這兩張都
是同一個人呀,哪有偶像自己跟自己比醜的道理?不如說是因為我心
中所期望的偶像形象,跟圖片中所顯露的形象有所出入而已。
我以前也曾經迷過偶像,更明確的說,是迷戀偶像所表達出來的形象
。在Sabrina (1995) 中,Sabrina Fairchild有過這麼一句台詞:「David is
handsome, even more than himself.(大衛很帥,甚至比他自己都帥)」,
就是這種情況的描述。而回歸到最真實的情況,偶像也是人,只是加
上了一些外在的襯托之後,能帶出一種高人一等的特殊感覺。
而每個時期的偶像,也都會有各自的支持者。因為人心總是有空缺,
需要一些事物填補,有人用宗教信仰,有人則追求偶像。在某個象徵
層面上來說,裴勇俊跟耶和華是幾乎同等級的,都有廣大數量不惜犧
牲性命去追求他們的崇拜者(這已經不只是支持了,進入崇拜的等級)
,而「崇拜,是離理解最遠的距離」(久保帶人,2006)。
然而,就算理智上知道偶像崇拜是不好的,但情感上仍舊會去追尋。
這就是人類吧?當自己追尋偶像的時候,自己也可能在不知不覺間成
為別人所追尋的偶像。
延伸閱讀
太空是真空的嗎?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