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這個標題,讓我覺得自己應該寫出來談談,卻又不是很清楚究竟

該怎麼談,因為這是社會問題,而非單一個年齡層或是單一個職業或

是單一個地區的問題。


家庭的功能逐漸的喪失,健康、婚姻、經濟是家庭的三支基柱,婚姻

的功能早在十年前就已逐漸隨著個人主義抬頭、情緒管理失當而被破

壞掉,如今每2.3對新人,就會有一對離婚。單親家庭其實並不是使

孩童行為偏差的絕對因素,如果能有其他的協助力量幫助孩童建立正

確的觀念以及足夠的自信心和被關懷感,孩童還是可以健全的成長,

在生理、心理、社會三個面向都有完整的發展。


至於健康呢,看看市面上已經很易見到的養生館、運動館、健康俱樂

部,突顯出多數人並不具備運動的習慣與健康管理的知識,甚至連常

識都沒有。而疾病也隨著越來越多,新生兒的過敏、氣喘罹患率上升

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父母的過度保護造成孩童體內抗體的不足,

是這個現象的因素之一。這還只是生理健康的部份,在心理健康的方

面,孩童的情緒和行為規範似乎鮮少被嚴肅的處理,父母不是漠不關

心的放任,就是忽視孩童的需求。自然而然,孩童與父母的疏離感隔

閡感會越來越重,轉而向其他團體例如朋友、幫派、球隊、陌生人尋

求這樣的歸屬感。國中生出門見網友然後失蹤兩三天已經不是新聞了

,到目前為止,卻不見有任何有效的預防動作被採取。


經濟方面,失業率上升、就業市場競爭增大、人力資源供需失衡的現

象不斷的發生,父母們在孩童上高中、大學、研究所、考證照的時候

,一樣崇尚名校、名師、名系、熱門潮流,卻忽視了僧多粥少只會使

競爭加大而已,將這樣的情況放大到整體社會來看,是人力資源的過

度供給與嚴重不足,對於產業穩定發展其實是另一種負面的傷害。產

業不穩,將會使經濟發展更難,無異於抽走企業銀根,最後傷害的,

還是勞工的權益,不論是減薪或是裁員,都對家庭的經濟功能造成傷

害,帶來的是社會的不穩定。


社會不穩定的因素,當然也與政治和媒體有關。政治人物忽視長期計

畫的重要,總是提出短視近利的政策與作為,而媒體也拋棄媒體本身

應具備的道德標準,只求有新聞可報就好,而不顧新聞播報後對社會

造成的潛在負面影響。多年前,曾經發生過銀行擠兌的事件,起因竟

然只是媒體放出「銀行近日可能擠兌」的消息,造成民眾整體性的不

安,最後真的導致了銀行擠兌的現象。日前的腳尾飯新聞,在台北造

成極大的風波,調查到最後竟然只是不肖議員與不肖媒體的勾結炒作

,對於店家的生意及商譽皆已經造成難以回覆的傷害,豈是一句道歉

或是一個下跪跟辭職就可以彌補的?


在這樣的環境下,若是在不注重家庭之外能對家庭陷入困境時的援助

力的話,情況將會非常的惡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rkb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